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青年人应当展现新风采。习总书记寄语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 为新时代青年人定下成长奋斗的历史方位和高昂基调。
新时代,新风采,技能是青年人的靓丽名片。
技能具有永恒的意义。劳动创造了人,人类在劳动中发展。劳动技能作为人类改造世界创造历史的一种必备能力,与科学技术一样,伴随人类,世代传承,生生不息。人类不消亡,技能就不会消亡,只是随着客观世界的不断变化,其内涵和形态发生变化而已。不断地提升改进弘扬技能,是人类进步永恒的主题。培养和造就适应科技发展、时代进步的技能人才,是人类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技能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与日俱增。技能是生产力的要素,技能人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当大力培育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十九大报告把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作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一环。技能和技能人才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日益显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品牌、中国制造、中国创造,镌刻着中国技能人才的品质能力走向世界。
技能正在成为社会时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倡导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社会风尚。国家围绕技能的传承发展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形成了良好的环境氛围。刚刚结束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代表团以15块金牌、奖牌总分第一以及“阿尔伯特大奖”优异成绩,展示了技能强国的实力,震惊世界。优秀选手获得国家重奖,受到明星般的追捧。一轮崇尚技能的热潮正在兴起,技能日益成为青年人追逐的社会时尚。重学历轻能力、重知识轻技能的社会痼疾,正在得到根本的改变。这将是21世纪中国社会最为深刻的 观念变化之一,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
技能,对于劳动者个体而言,则体现着优良的品质素养和持久的职业发展能力。
技能代表着勤奋务实。专注于技能的人,把身怀绝技作为理想,追求一门专业和手艺,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不搞假大空,不虚度光阴,埋头苦干,吃苦耐劳,踏踏实实几十年甚至一辈子,以技能安身立命,报效祖国和家庭。技能代表着精益求精。技能水平高,绝不仅指一个人会干,而是能干得好、干得认真、干得漂亮。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是技能人才的应有之义,也在技能人才身上得到充分体现。技能代表着诚实守信。在技能积累传承中,中国传统的诚实守信的价值观代代相传,是技能人才普遍具有的优秀品质。技能代表着手巧心灵。技能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到日常小维修,大到工程设计安装,都需要技能。心灵则手巧,技能就是心“灵”的体现,就是脑体结合理实一体的能力。当今时代,技能不仅是会“手巧”,更代表着“心灵”。世界技能大赛的很多项目,都不是简单的动手操作,而是涵盖了设计、策划、编程以及很多工程领域中的技术,有些还需要较高的艺术素养。技能,也绝不限于企业的技工,各行各业,如工程师、如外科医生,包括一些科研岗位,都必不可少。工匠精神,技能水平,对于全社会劳动者具有普遍意义。
技能就是这样一种超越领域、超越国界的人类的基本能力和必要素养,也是青年人生存发展的本领。有技能就是有理想,有技能就是有本事,有技能就能有前途,有技能就会很风光。高技能人才不是等闲之辈,都是了不起的人。他们勤奋务实,心灵手巧,有高智商、高情商,有足够强大的学习能力,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我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优秀选手,能够站在世界技能舞台之巅,个个风采卓然。他们多数来自技师学院,或许没有很高的学历和可炫耀的出身,但是和优秀的青年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高管一样,都是青年中的佼佼者,是当今社会中出类拔萃的英才俊杰。正如世界技能组织主席西蒙所说,他们不仅是这些技能的掌握者、操作者,未来也都是各个领域里的专家。
因此,新时代,技能是青年人的靓丽名片。拥有这张名片,就拥有足够的自信,亮出这张名片,就能行走天下,就能赢得鲜花和掌声。在未来,有技能或许要比有学历、资历、以及有财产更能令人羡慕和尊重。
新时代,新风采,新要求,技能培训工作要有新的定位、新的作为,为青年人实现技能梦想创造更多机会,搭建广阔平台。要更加着力于技能活动的广泛普及和开展。习近平总书记就上海申办世界技能大赛向世界技能大会的视频致辞中指出:“世界技能大赛在中国举办,将有利于推动中国同各国在技能领域的交流互鉴,带动中国全国民众尤其是近2亿青少年关注、热爱、投身技能活动”,深刻说明了技能活动的广泛性和普遍性,为技能培训工作提供了全新的视角。技能培养和提升,不仅限于制造业、技术工人等产业和群体,不仅限于技工院校及各类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而是要在全国民众尤其是2亿青少年中普遍推广,任重而道远。技能培训工作者,应当放宽视野,站位高远,着眼全局。通过广泛宣传和政策导向,进一步在全社会树立崇尚技能的风尚。拓宽培训范围,建立面向全体劳动者的终身培训教育体系,使青少年普遍关注、热爱、投身技能活动,引导帮助更多的青年人走技能成才之路。
要树立新理念,着力打造新型技能人才。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这既是对劳动者队伍整体结构而言,也是对劳动者个体素质提出的要求。面向新时代的高技能人才,不仅要具备高超的职业技能,还应具有较高的文化科学知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因此,一方面,要发挥技工教育的引领作用,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融入国际标准,创新培养模式,不断提高技能培养的质量,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另一方面,要将技能人才培养,向较高知识层次群体拓展,在更广阔的领域和更广泛的群体中,选拔培养高技能人才。并把创新创业能力和工匠精神,作为技能人才的必修课程和必备素养。着力打造“高知识、高技能、高素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新型高技能人才。